提及《水浒传》里的梁山豪杰,众人皆能如数家珍般道出十多位赫赫有名之辈,像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他们个个行侠仗义、劫夺富户以济贫民。
然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身怀绝技、武艺超群,却偏偏整日佯装穷困潦倒、软弱可欺,任旁人随意差遣,从不崭露头角。
可就是这般看似毫不起眼的角色,在宋江离世之后,瞬间撕下伪装,毅然投靠朝中权贵,甘愿沦为鹰犬。
他究竟是何人呢?又为何能在梁山一众猛将环伺之下全身而退?
精心布下的“迷魂局”
萧让原本在济州城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维持生计,平日里除了教书育人,还能靠书写字画赚些外快。
展开剩余90%他的书法造诣极高,无论是欧阳询那清瘦挺拔的瘦金体,还是颜真卿那端庄雄浑的正楷,甚至就连当朝宰相蔡京的笔迹,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毫无破绽。凭借这等非凡本事,他在当地小有名气,被人尊称为“圣手书生”。
一日清晨,萧让正在书房中全神贯注地练字,好友金大坚突然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金大坚满脸神秘,压低声音告诉萧让,泰安州来了一位出手阔绰的大官人,愿意出五十两纹银聘请他们二人做些文书方面的工作。
在那个年代,五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让普通人家舒舒服服地过上好几年。
萧让一听,心中顿时泛起波澜,当下便收拾好笔墨纸砚,与金大坚一同前去会见那位所谓的泰安州官人。
谁曾想,这一去竟是踏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迷魂局”。那个自称从泰安州来的人,实则是梁山的“神行太保”戴宗,而这一切皆是梁山“智多星”吴用的妙计。
吴用早就听闻过萧让“圣手书生”的大名,深知此人才华横溢,那一手出神入化的书法简直就是伪造文书的绝佳利器,对梁山而言有着极大的用处。于是,他精心设计了这个骗局,企图将萧让骗上梁山。
吴用深谙人性弱点,明白五十两银子的巨大诱惑对于靠卖字为生的萧让来说,无疑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果不其然,萧让和金大坚二人终究没能抵挡住这笔意外之财的诱惑,满心欢喜地跟着“泰安州官人”离开了济州城。这一走,便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其实,萧让心中对戴宗隐隐有些疑虑,总觉得此事进展得太过顺利,而且五十两银子的酬劳高得有些离谱。但贪心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选择了无视内心的警告。
二人跟着戴宗出了城,没走多远,就在一处偏僻荒凉的山道上遭遇了“强盗”。
这些所谓的“强盗”,其实是梁山的“矮脚虎”王英等人假扮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将萧让和金大坚强行掳上梁山。
看似孱弱,实则身手不凡
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这位看似文弱不堪的萧让,在面对“强盗”时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武艺。
他身形矫健如猿,出手凌厉狠辣,一时间竟让王英等人有些手忙脚乱、难以招架。
这一幕把戴宗看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居然是个深藏不露的武艺高手!
尽管萧让身手不凡,但终究寡不敌众,再加上王英等人本就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一番激烈交锋后,萧让还是被制服并带上了梁山。
到了梁山之后,吴用将这位“圣手书生”引荐给宋江。宋江对萧让的书法才能赞不绝口,当即决定将他纳入梁山阵营。
从此,萧让便留在了梁山,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选择了隐藏自己的真实实力。
明明有着不俗的武艺,却偏偏装作柔弱书生,整日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行事极为低调。
这是为何呢?原来,萧让心里十分清楚,在这群以武力著称的好汉中间,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反而更容易被人忽视,也更容易生存下去。
萧让明白自己已然无法逃离梁山,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让自己变得无足轻重,让众人都忽略他的存在。
所以,即便他发现了吴用计划中的漏洞,也不敢轻易指出来;即便他有更好的计策,也不会主动献言献策。
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在梁山这个强者如云的世界里苟且偷生。
梁山众人也确实如萧让所愿,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个看似胆小怕事的书生。
在他们眼中,萧让不过是个有点特殊技能的普通人,能写会画,偶尔能帮忙伪造个文书,除此之外并无特别之处。
以书法之力救宋江
萧让在梁山的价值很快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宋江因某些缘由被朝廷通缉,身陷囹圄,面临死刑的严峻威胁。
吴用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让萧让伪造蔡京的亲笔信,以此为契机救出宋江。
这无疑是个极其危险的任务,一旦被朝廷识破是伪造的,不仅救不了宋江,还会让整个梁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萧让心里清楚这个计划存在诸多漏洞,倘若朝廷仔细核查,很容易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但他不敢直言相告,因为他深知在梁山,吴用的地位仅次于宋江,是实际上的军师,得罪了他绝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萧让选择了沉默,按照吴用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幸运的是,这个计划成功了,宋江得以死里逃生。这次经历让萧让在梁山赢得了一定的地位,大家都认可他的书法才能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萧让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像他这样的人必须紧紧依附于强者才能得以生存。
在随后的日子里,萧让参与了梁山多次重要战役,其中包括攻打祝家庄等。但他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从不主动请缨出战。
唯一一次例外是在攻打王庆时,梁山众人陷入困境,一时间束手无策。萧让灵机一动,提出了“空城计”。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梁山取得了胜利。这次出色的表现让大家对萧让刮目相看,但也让萧让感到极度不安——他已经习惯了隐藏在阴影之中,突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险。
投靠蔡京寻退路
在提出“空城计”后,萧让察觉到自己引起了太多不必要的关注,这与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他开始冷静思考自己的退路,尤其是当他得知梁山即将接受朝廷招安,随后又要讨伐方腊时,离开梁山的决心愈发坚定。
萧让心里十分清楚,梁山好汉虽然个个骁勇善战,但与朝廷正规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讨伐方腊无疑是个高危任务,极有可能会有许多人牺牲。
而且,即便讨伐成功,朝廷对这群曾经的反叛之徒又能有多少信任呢?萧让不愿意冒这个险,他决定在危险来临之前为自己找好退路。
他想到了朝廷重臣蔡京。萧让曾经模仿过蔡京的字迹,对这个人也有一定的了解。
蔡京虽然被后世视为奸臣,但在当时却是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
如果能得到蔡京的庇护,不仅能避开征讨方腊的危险,还能在朝廷中站稳脚跟。
萧让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联系上了蔡京,并向他展示了自己精湛的书法才能,尤其是模仿各种字体的绝技。
蔡京对此大为赞赏,他立刻意识到这项技能对自己有着巨大的用处——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能够伪造政敌的字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于是,蔡京决定收留萧让,让他担任府中的门馆先生。这样一来,萧让便有了可靠的退路。在征讨方腊之前,他找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口离开了梁山,投靠了蔡京。
梁山的其他人对萧让的离去并没有过多在意。
在他们眼中,萧让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少了他对大局并无太大影响。
只有吴用对此表示了一丝怀疑,但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他也无暇过多追究。
成为蔡京心腹谋士
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中损失惨重,许多英雄豪杰都战死沙场,血染疆场。
更糟糕的是,回朝之后,宋江等人还被奸人所害,饮下了毒酒。曾经叱咤风云、威震四方的梁山好汉,就这样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而此时的萧让已经在蔡京府中站稳了脚跟,凭借着一手绝妙的书法和伪造技能,成为了蔡京的心腹谋士。
他为蔡京伪造了不少政敌的书信,帮助蔡京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不少胜利。蔡京对萧让也越来越信任,给予了他优厚的待遇和极高的地位。
在梁山覆灭之后,萧让的选择似乎被证明是“明智”的。
他不仅成功避开了危险,还获得了比在梁山时更高的地位和财富。在蔡京的庇护下,萧让过上了衣食无忧、安逸舒适的生活。
但萧让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失去了自由,成为了蔡京的工具,必须完全按照蔡京的指示行事,失去了自我。
萧让就这样在蔡京府中一直待到了“靖康之变”。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了北宋都城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作为徽宗的心腹,蔡京自然也难逃厄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关于萧让最后的命运,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他要么随蔡京一起遭难,命丧黄泉;要么在乱世中流落民间,凭借书法技艺勉强维持生计,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结语
回望萧让的一生,他无疑是个聪明绝顶之人,懂得审时度势,善于隐忍和等待时机。但他也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心中没有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只在乎自己的安危和利益。这种处世之道或许能让他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但却失去了做人的骨气和尊严,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发布于:山东省宏赢策略-宏赢策略官网-在线配资交易网址-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