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致幼儿血铅异常,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此前园方通报会透露,抽检的“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样本存在添加剂超标。事件引发网友讨论,日常的食品添加剂会有铅吗?血铅超标有哪些危害?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专家进行科普。
血铅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具有较强毒性。血铅是指血液中的铅含量,是评估人体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三亚医院(三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王士超指出:“铅可以通过呼吸、饮食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在我国标准中,血铅浓度低于99μg/L属于相对安全范围,达到或超过100μg/升即认为存在铅中毒风险。“铅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
铅中毒的症状表现因暴露时间和剂量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展开剩余76%王士超指出,急性铅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消化道大量吸收引起。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以及阵发性的剧烈腹痛(绞痛),并常伴有头痛。血压升高也是常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铅面容”,即面色灰暗无光泽。如果中毒剂量极大,病情会急剧恶化,出现痉挛、高热、抽搐、昏迷,甚至循环衰竭,并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和急性贫血等严重并发症。
而慢性铅中毒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王士超表示,其早期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患者常感到头晕、头痛、身体乏力、睡眠多梦。随着时间推移和铅的持续蓄积,损害会加重,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甚至发展为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症状在慢性中毒中也极为常见,包括持续的食欲不振、恶心、典型的腹胀和腹痛,以及交替出现的便秘或腹泻。造血系统方面,慢性铅中毒会导致难以纠正的慢性贫血。此外,它还会损害肾脏功能,并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男性可能出现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增加;女性则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和不孕等问题。
儿童是铅中毒高危人群
王士超表示,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在此次甘肃天水的某幼儿园事件中,一些幼儿的血铅浓度超标后,临床症状表现为:脾气变急躁,腹痛腹泻,鼻子流血,脱发,甚至牙齿变黑等。儿童对铅暴露更敏感,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铅中毒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智商下降、阅读障碍、手眼协调能力差等神经损害。”
此外,还会引起厌食、发育迟缓、反复腹痛、便秘或腹泻、贫血、免疫力下降、听力视力受损等问题。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神经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只要检测到血铅升高,尤其是儿童,就应该尽早干预治疗,把危害降到最低。不要等到出现明显损害才处理。”
王士超指出,血铅超标的治疗方案根据中毒程度的轻重而有所不同。对于中重度的铅中毒患者,根据血铅水平和临床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的金属络合剂药物进行驱铅治疗;该疗法比较有效但疗程较长,且需要密切监测。对于仅有轻中度的血铅升高,临床症状很轻微的,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采用相对安全温和的“营养排铅法”。具体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血检结果及临床症状来综合制定。
日常防铅,这些细节别忽视
食品添加剂里允许含铅吗?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欧俏文给出了明确答案:“国家严格规定,所有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不能含有铅元素。无论是否色素类添加剂,都不允许含铅。没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是可以用铅来制作的,这是国家标准明确禁止的。”
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要有效避免铅摄入,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首要的是谨慎选择和使用餐具器皿。应避免使用含铅的器皿,如某些铅锌合金的酒壶、酒盅、盆等来盛放或储存食物。推荐选用内部为纯白釉的陶瓷餐具,或安全的釉下彩陶瓷(即颜料层在釉面之下)。尤其要注意,不要用彩色陶瓷餐具盛放醋、柠檬汁等酸性食物,以防餐具中的重金属溶解到食物中。
注意饮用水安全也很关键。专家建议,在清晨或家中水管长时间未使用后,打开水龙头先放流大约1分钟,这些水可用于冲厕、浇花等,再接水使用。这个简单的习惯能有效减少因水管老化可能析出的铅。
饮食方面,建议少吃传统老式方法制作的爆米花等可能含铅量较高的食品。同时,保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如牛奶)、铁(如瘦肉、动物肝脏)、锌(如海鲜、坚果)和膳食纤维(如绿叶蔬菜、全谷物)的食物。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在肠道内抑制铅的吸收,并促进其随粪便排出体外。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儿童尤为重要。 家长应教育孩子勤洗手,并勤剪指甲,纠正吮吸手指的习惯。此外,减少环境中的铅暴露不可忽视。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铅油漆。家长应尽量少用含铅染发剂,儿童则应禁用。此外,保持居家环境清洁,经常用湿布擦拭家具、物品表面及地板,能有效减少铅尘的残留和接触风险。
文|记者 许敏
发布于:广东省宏赢策略-宏赢策略官网-在线配资交易网址-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