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数据来看中国军力应该是强于俄罗斯的,为何西方的各种军事排行榜依然把中国排在第三?在全球军事强国排行中,有一个“怪现象”:中国军费世界第二、军工体系最完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按理说最起码应该是“第二”,但西方国家往往还是把俄罗斯排在第二,中国排第三。这是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深度拆解这个背后的“军事鄙视链”,一口气讲明白!中国军费是俄罗斯的两倍,各种装备大幅度领先,为何还排在它后面?
中国2024年军费开支为3140亿美元,而俄罗斯的军费开支约为1490亿美元,且是因为处于战时,所以开支才大量增长,以往俄罗斯每年军费开支也就600亿美元左右。同时中国军队大约有200万名士兵,俄罗斯只有大约120万人。而这都是和平时期的中国对比战争时期的俄罗斯,假若中国进入战时,恐怕这一差距还将拉大几倍。
在谈谈装备,首先是空军,中国拥有1700架以上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4代机为主,并且还大量增装备了5代机,现在已经服役的歼20已经突破了200架,还有即将大规模生产的歼35,装备现代化正在高速提升中。
而俄罗斯有大约1200架战斗机,这一数据乍一看很不错,但是其中充斥着大量苏27,米格29等和中国比起来老旧的飞机,先进的苏35,苏57数量并不多。而且这些装备在俄乌冲突中并没有很亮眼的表现,且被消耗严重。俄罗斯的空天军一度在俄乌战场上让人以为消失了。
海军那就更不能比了,中国海军军舰数量全球第一,达到了370艘以上,且以新式装备为主,什么055大驱,电磁弹射的航母等等。而俄罗斯的海军装备大多老化严重,基本上为苏联时期生产的军舰为主,数量上也不占优势。
从数字上看,中国几乎全面领先俄罗斯。但为什么国际媒体还是普遍把俄罗斯排第二?为什么中国装备更先进,工业能力更强,却不被看作“世界第二军力”?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工业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样的工业能力下,一旦进入战时不论是坦克还是无人机,军舰各种体系化武器中国都能快速生产。而俄罗斯别说大规模生产了,现在用的很多武器都是苏联的遗产,维护都困难,军舰更新速度已经几乎停滞。
这一点从乌克兰战场可以发现,俄罗斯的新型号坦克用的差不多之后,大量起封前苏联坦克作战,无人机寻求伊朗支援,导弹炮弹消耗严重,寻求朝鲜支援。
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强国,世界第一大造船国,而俄罗斯的武器生产甚至还需要进口中国微电子产品。但西方的“军事实力评估”不是谁更先进,而是——谁敢用、谁用过。
下面就分析俄罗斯所具备的两点优势:第一是实战经验决定“江湖地位”。
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2016年出兵叙利亚,2022年俄军大规模进犯乌克兰,在西方人看来俄罗斯这些仗无论打得好坏,至少敢打。
反观中国近年来多为边境冲突和参与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战争已经过去了40多年,政策上也奉行以战略威慑为主、实战较少。西方更看重“谁真打过仗”,俄罗斯虽然常常失误百出,但在他们眼中是一个“会打仗的国家”。而中国更像是一个“武器很先进但还未出鞘的剑客”。
双方在指挥体系与军事文化也有所差异,俄罗斯军队沿袭苏联传统,强调“战略突然性”与“进攻性思维”。中国军队近年来注重体系重塑、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但还未在大规模战争中“实测”。在西方分析框架中,俄罗斯更“可预测”,中国更“未知”,所以他们往往保守估计中国军力。
第二是俄罗斯有真正的底牌:俄罗斯的核武器对比中国有压倒性领先,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核弹库:目前约有5,580 枚核弹头,其中1,500多枚处于战备状态。
根据西方的情报称中国核弹头数量目前正在大幅提升中(约500枚),此前西方评估应该为300枚左右。但在规模、二次打击能力、洲际导弹储备方面,中国仍落后俄罗斯有相当一段的距离。
在西方的很多军事排行榜的军事评估中,核武器 = 国家最后的军力底线,谁的核按钮大、快、多,谁在榜单上更有“威慑力”。所以,哪怕俄军在乌克兰战场表现拉垮,也挡不住其“核大国”的地位。正是这一点给了俄罗斯排第二的最大底气。
很多中国网友愤愤不平地说:“我们什么都强过俄罗斯,凭啥老三?”其实,西方的军力评估,很多时候不只是客观数据,而是一种地缘政治话语权的体现。中国越强,越要被低估。俄罗斯越乱,反而越被高估。
但你要知道:真正的军事力量,从来不是靠“排名”体现,而是——“让对手不敢动手”的那份威慑力。
现在我们来分析,如果中俄在边境爆发一场局部军事冲突,谁更胜一筹?首先我们假设这场局部冲突发生在中俄边境如黑龙江、外兴安岭或远东近海区域。
中国空军的歼20,歼16,歼10等先进的第四代,第五代飞机,无论是凭借先进的技术还是数量,都可以在对抗俄空天军中获得优势,加上中国无人机强大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应该不要多久就会获得制空权。
中国陆军 99A/04A等信息化部队,快速反应旅建制成熟,虽然没有经历过实战,但是以俄罗斯陆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暴露出的依赖苏式战法,协调不佳的问题。中国陆军应该也是具有较大优势。同时中国火箭军的导弹数量,精度都比俄军的要高,俄军虽然传统上重视炮兵,炮兵火力也很强大,但是比较缺乏精确制导武器。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
中国海军更是有强大的舰队和导弹优势, 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老旧,舰艇数量不占优。中国的指挥体系,近年来加速整合,通信、数据链完善。反观俄罗斯多次被曝在实战中通信混乱、指挥官阵亡率高。
而且中国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人口众多,物资丰富。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人口稀少,交通补给薄弱,严重依赖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该铁路一旦在冲突中被毁坏,将严重影响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支援。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国在这场假设的局部冲突中都将有优势。
唯一的劣势就是俄军经历过车臣、格鲁吉亚、叙利亚和乌克兰战争作战经验丰富。俄罗斯军人敢打敢拼,中国军队则几乎没有实战经验。这种对比之下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
在我的想象中,假如在黑龙江边境爆发装甲对抗,中国大量的99A、04A步兵战车,结合无人机侦察、北斗导航,可快速展开合成旅推进。俄罗斯远东部署兵力偏少,多依靠西伯利亚调兵,存在响应延迟。我们很可能在冲突前期,在陆地上一举取得巨大战果。但是究竟能一波进攻推到哪里,这个非常难说,无法预测。
在空中,我们将凭借歼20,预警机,和先进无人机、雷达的体系化配合下,快速击败俄罗斯以苏35为主的俄罗斯空军,苏35唯一的优势就是它的机动性强,但是缺乏隐身能力,而且俄罗斯没有预警机系统,无法突破中国空军的围剿,制空权基本上将在我们手上。
海军那更是谈都不要谈了,中国的先进舰艇对上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应该直接压倒性胜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军舰基本上都是苏联时期的老货,缺乏现代化作战能力,我甚至怀疑现在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弹药充不充足都是一个问题,很可能打起来都没有多少炮弹。俄罗斯可能只有那几艘压箱底的潜艇比较先进一点了。
su-57 看起来像拍扁了的su-27
虽然各军种可能都会取得优势,但是必须注意:俄罗斯不是“软柿子”,若冲突升级,俄军可能使用战术核武作为威慑工具。俄罗斯历史上曾经多次表态“不排除战术核弹应对传统威胁”,这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灰色边界”。它在自己能够基本上掌控局势的情况下不会选择使用,但是一旦局势发展超出控制,那么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将大幅度上升,就像中国老话狗急跳墙或者鱼死网破都可以应用在这个场景下。
我的结论是:若中俄爆发局部冲突,在常规武装力量层面,中国将拥有更强的压制能力与局部胜利的可能性。
但俄罗斯依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不确定的“核选项”。在核威慑较量下若局势将失控,俄罗斯有更高风险承受力。
在科技与工业能力支撑下,中国军力正在逐步超越俄罗斯,但俄罗斯依然是一个“不能硬碰”的对手,谁敢轻视它,谁就可能吃亏。
宏赢策略-宏赢策略官网-在线配资交易网址-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